RPC是远程过程调用
什么意思呢?
你以前调用的都是本地的服务,如:
val you = ("007");
这个很简单,你也很熟悉,PersonManager是本地内存的一个静态对象嘛,调用它的getById方法嘛
但是假设这个服务提供方是另外一台机器呢?
这个时候你可能会基于HTTP设计一个“上层的”协议,然后以上简单的一句调用会被分解成以下步骤:
(1)你的程序作为客户端,连接到http://host,提交POST请求到服务器的某个servlet:
http://host/PersonManager
为了告诉服务器你要做什么调用,你需要把调用信息封装(序列化)到request消息体里面,例如设计成
{
method: 'getById'
parameters:[
'007'
]
}
(2)servlet解析(反序列化)request消息体,映射成方法名及其参数
(3)根据以上签名,servlet调用本地真正的服务,获取到you对象
(4)servlet将you对象的信息包装(序列化)到response消息中
(5)客户端取到response消息体,解析(反序列化)成Person对象
这个时候,返回值才真正变成本地的对象(其实是一个代理对象),接下来就是消费咯!
从这个例子里,你就看到了,HTTP只管底层的传输,它不关心RPC本身对消息格式的约定,你可以将方法名放在queryString里,也可以全部放到request消息体里。消息体可以用JSon,也可以xml,以及二进制。同样的,返回值及异常信息也需要设计约定,如此如此,就是RPC框架干的事了。
有一些RPC框架就是基于HTTP的,如N年前流行的hessian。基于HTTP,利用一些成熟的序列化器(serde,serializer+deserializer),如Avro,你甚至可以在一个晚起的上午就封装出一个可用的RPC框架。当然了,成熟的RPC除了序列化之外,还要考虑更多的内容,如:异步处理,对象复用啊,什么的。
主要是基于TCP/IP协议,而HTTP服务主要是基于HTTP协议
(摘自百度百科: OSI模型有7层结构,每层都可以有几个子层。 OSI的7层从上到下分别是 7 应用层 6 表示层 5 会话层 4 传输层 3 网络层 2 数据链路层 1 物理层 ;其中高层(即7、6、5、4层)定义了应用程序的功能,下面3层(即3、2、1层)主要面向通过网络的端到端的数据流)
http协议是应用层协议。RPC协议假定某些传输协议的存在,如TCP或UDP,为通信程序之间携带信息数据。
在OSI网络通信模型中,RPC跨越了传输层和应用层。RPC使得开发包括网络分布式多程序在内的应用程序更加轻易。
2. 同步和异步的区别。
3. HTTP与RPC存在重大不同的是:请求是使用具有标准语义的通用的接口定向到资源的,这些语义能够被中间组件和提供服务的来源机器进行解释。结果是使得一个应用支持分层的转换(layers of transformation)和间接层(indirection),并且独立于消息的来源,这对于一个Internet规模、多个组织、无法控制的可伸缩性的信息系统来说,是非常有用的。与之相比较,RPC的机制是根据语言的API(language API)来定义的,而不是根据基于网络的应用来定义的。
http比较好
RPC服务和HTTP服务还是存在很多的不同点的,一般来说,RPC服务主要是针对大型企业的,而HTTP服务主要是针对小企业的,因为RPC效率更高,而HTTP服务开发迭代会更快。总之,选用什么样的框架不是按照市场上流行什么而决定的,而是要对整个项目进行完整地评估 。
RPC主要是用在大型企业里面,因为大型企业里面系统繁多,业务线复杂,而且效率优势非常重要的一块,这个时候RPC的优势就比较明显了。RPC框架一般都有注册中心,有丰富的监控管理;发布、下线接口、动态扩展等,对调用方来说是无感知、统 一化的操作。
HTTP服务主要是针对中小型企业的,http服务是在接口不多、系统与系统交互较少的情况下,解决信息孤岛初期常使用的一种通信手段;优点就是简单、直接、开发方便。
其中RPC的原理主要用到了动态代理模式,至于http协议,只是传输协议而已。
至于选用什么样的框架不是按照市场上流行什么而决定的,而是要对整个项目进行完整地评估,从而在仔细比较两种开发框架对于整个项目的影响,最后再决定什么才是最适合这个项目的。一定不要为了使用RPC而每个项目都用RPC,而是要因地制宜,具体情况具体分析。